腰椎间盘突出引发腰腿痛的 3 个鉴别要素和 4 个缓解动作

欧赔亚盘转换表

  • 首页
  • 欧赔亚盘转换表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欧赔亚盘转换表 > 新闻动态 > 腰椎间盘突出引发腰腿痛的 3 个鉴别要素和 4 个缓解动作
    腰椎间盘突出引发腰腿痛的 3 个鉴别要素和 4 个缓解动作
    发布日期:2025-03-07 18:03    点击次数:101

    图片

   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,但其实很多腰腿痛并不是椎间盘引发的。本文将讲下腰椎间盘突出引发的腰腿疼该如何鉴别和治疗。

    一、解剖 

    1.腰椎

    由 5 个椎骨组成,从 L1 到 L5,椎体较大,主要承受身体的重量。椎弓与椎体共同围成椎孔,各椎孔相连形成椎管,容纳脊髓和马尾神经等重要结构。

    图片

    2.椎间盘

    位于相邻两个椎体之间,由中央的髓核和周围的纤维环组成。

    髓核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,具有缓冲压力的作用。但在25-30岁以后,髓核会不断地纤维化和失水,导致椎间盘间隙变窄而造成髓核的弹力减弱和消失。

    纤维环由多层纤维软骨环按同心圆排列组成,坚韧而有弹性,围绕在髓核周围,将相邻椎体紧密连接在一起,限制髓核向外突出。但在25-30岁以后会逐渐发生退变,在纤维环之间,发生向心性的裂隙。由于纤维环后部较薄弱,所以破裂一般会在后外侧,该部位就会形成髓核突出的破口。

    图片

    3.关节突关节

    在相邻的椎体之间,还有两个关节突关节,它们同椎间盘构成三角支架,是我们脊柱运动(屈伸、侧屈、旋转)的关键。

    4.神经

    腰椎的神经从相应的椎间孔穿出,支配下肢的感觉和运动。

    比如 L4-L5 椎间盘突出可能压迫 L5 神经根,L5-S1 椎间盘突出可能压迫 S1 神经根,导致下肢相应区域的疼痛、麻木等症状。

    图片

    腰椎间盘自身存在的三大致病弱点:

    成年后血液循环匮乏,修复能力差

    后外侧纤维环结构薄弱,L5-S1平面纵韧带支撑减弱

    腰骶部先天畸形增加退变风险

    二、病因

    (一)核心病因

    1. 椎间盘退行性变(病理基础)

    髓核退变:20岁后含水量逐渐下降(从90%降至70%以下),失去弹性缓冲能力,导致椎节失稳。

    纤维环退化:胶原纤维断裂、韧性降低,形成微小裂隙。

    软骨终板损伤:代谢通道破坏,加速髓核脱水。

    图片

    2. 机械应力作用

    慢性积累性损伤:长期弯腰负重(如搬运工)使椎间盘压力达30kPa/cm²。

    急性暴力损伤:腰部突然扭转或负重(如举重物)引发纤维环破裂。

    职业相关性:驾驶员因长期振动负荷,椎间盘压力波动达0.5-1kPa/cm²。

    (二)重要诱因

    1. 解剖结构异常

    先天畸形:腰椎骶化、骶椎腰化等改变腰骶部生物力学分布。

    图片

    椎管容积差异:亚洲人群椎管横截面积较欧美人种小约15%,更易出现神经压迫。

    2. 特殊生理状态

    妊娠期:松弛素分泌致韧带松弛,腰椎前凸增加30%,椎间盘负荷上升。

    内分泌改变:绝经后女性雌激素下降加速椎体骨量丢失,间接增加间盘压力。

    三、分期

    在临床上,椎间盘病变常见于两种:

    一种是椎间盘向后方椎管突出,压迫神经根,引起一系列的腰臀腿疼痛的症状;

    另一种是椎间盘向椎体内突入,压迫软骨终板进入椎体,被称之为“许莫氏结节”。

    其中第一种最常见也最令人头疼,根据其突出程度不同,可分为4种类型,见下表。

    图片

    图片

    四、症状

    1.最典型症状:腰痛及一条腿、脚疼痛、麻木

    初期主要是腰部疼痛,多数患者会忍耐或忽视,随着腰部疼痛减轻而患侧下肢疼痛、麻木加重。

    其疼痛一般呈放射性,沿着坐骨神经分布方向,从腰骶部放射到大腿、小腿外侧及足部。特别在增加脑脊液压力或牵拉到神经根的动作时,放射性疼痛会更加明显,如咳嗽、打喷嚏、排便、弯腰、直腿抬高或增加腹压。

    图片

    腰椎间盘突出位置不同,症状也会不同:

    若是腰椎间盘突出在上位腰椎,压迫L1、L2、L3神经根,出现神经对应的支配区腹股沟或大腿内侧疼痛。

    若是在第3-4腰椎间盘突出,大腿前方的股四头肌无力,伸膝会困难;

    在第4-5腰椎间盘突出,会因为胫前肌、腓骨长短肌、踇长伸肌、趾长伸肌无力而足下垂;

    在腰5-骶1椎间盘突出导致小腿三头肌无力。

    2.马尾神经症状

    中央型椎间盘巨大突出、脱垂或游离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,出现双下肢及会阴部疼痛、感觉减退或麻木,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。

    图片

    3.常被忽视的症状:脊柱侧弯

    约60%-80%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会出现代偿性脊柱侧弯。侧弯方向与髓核突出位置相关:

    突出物位于神经根外上方→脊柱凸向患侧(占70%病例)

    突出物位于神经根内下方→脊柱凸向健侧(占20%病例)

    侧弯是机体为减轻神经根压迫而采取的疼痛回避姿势。

    图片

    五、腰椎间盘突出症引发的腰腿痛鉴别指南

    (一)核心鉴别要素(需同时满足3项及以上)

    1. 疼痛特征鉴别

    疼痛性质:放射性电击样疼痛(沿臀部→大腿后侧→小腿外侧→足背/足底)。

    体位影响:前屈位加重(如弯腰提物)、咳嗽/打喷嚏诱发。

    夜间症状:平卧休息后疼痛可部分缓解(急性期可能无效)。

    伴随症状:特定神经根支配区麻木(如L5根:足背及第1-2趾间)。

    2.特异性体征检查

    (1) 直腿抬高试验(敏感性82%)

    阳性标准:患肢抬高<70°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,健侧抬高诱发患侧疼痛提示中央型突出。

    改良操作:坐位被动伸膝(灵敏度提升至91%)。

    图片

    (2) 神经定位体征

    L4-L5 突出:踇趾背伸力减弱;膝反射正常;小腿前外侧+足背内侧。

    L5-S1 突出:踝关节跖屈力减弱;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;足底+小腿后外侧。

    3. 影像学与功能评估

    (1) 优选检查组合

    急诊评估:腰椎MRI(检出率98.7%,可显示神经根受压程度)

    动态评估:过屈/过伸位X线(评估椎间稳定性)

    功能评估:神经电生理检查(H反射潜伏期延长>2ms提示S1根病变)

    (2) 影像-症状对应原则

    责任病灶判定:突出节段需与疼痛皮节分布一致(符合率需>80%)

    注意假阳性:无症状人群MRI检出突出率达34%

    六、阶梯治疗方案

    1. 保守治疗(适用于90%初发患者)

    (1) 急性期管理

    绝对卧床:硬板床+轴向翻身,持续2-3周

    药物三联疗法:

    NSAIDs(如塞来昔布200mg qd)

    神经营养剂(甲钴胺500μg tid)

    肌松药(乙哌立松50mg tid)

    (2) 康复期干预

    牵引治疗:持续牵引力≈1/3体重(25-40kg)

    物理治疗:

    短波深部热疗(波长11m,频率27.12MHz)

    超声波药物导入(0.8-1.0W/cm²)

    中医整合:

    针刀松解(每周1次,≤3次疗程)

    督脉灸(隔姜灸大椎至腰俞)

    2. 手术指征与术式

    图片

    七、腰背部肌肉功能锻炼

  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要加强腰背部肌肉功能锻炼,增加腰椎稳定性,可减轻腰痛,如配合物理治疗、运动(蛙泳等)则效果更佳。

    临床上,医生常推荐的腰背部肌肉功能锻炼方式如下:

    图片

    注意:五点支撑指的是以双足、双肘和后肩作为支撑点,而不是以足跟、双肘、头部为支点

    图片

    图片

    图片

    八、注意

    发生腰痛,不要盲目进行小燕飞锻炼,分清禁忌症和急性期、慢性期。

    腰痛急性期需要适当休息加麦肯基呼吸训练,疼痛缓解后,进行肌群激活训练,腰椎及骨盆稳定性训练。

    急性期持续疼痛不能缓解的及时寻求专业人士帮助,不要盲目进行训练或者默默忍受疼痛,耽误治疗。

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    上一篇:亚太股市开盘走低:日经225指数跌2.5%,日股汽车股全线下挫
    下一篇:失业低谷后的涅槃重生: 我的奋起之路!